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高血压患者,血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,比如季节、气温、环境等。夏季天气炎热,出汗多,血容量减少,而且较高的气温会使外周血管舒张,外周阻力降低,血压易偏低一些。秋冬季气温下降,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,易导致血压升高。
秋冬季节,高血压患者想要稳定血压可以这样做:
合理饮食
秋冬季节气候比较干燥,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注意清淡饮食,适当地进补。饮食上不注意进食过多就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,所以要想稳定血压,一定要饮食清淡,每日盐的摄入最好不超过5g。避免暴饮暴食,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。
适当运动
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,进行适当运动,比如每周进行3~5天、每次30~60分钟的有氧运动,包括:游泳、慢跑、快走、自行车、健身操、跳绳等。如果出现不适症状,最好不要进行运动,必要时赶紧就医。
遵从医嘱服药
不少高血压患者都存在这样的心理:没有症状,就不吃药。这个想法危害着很多高血压患者,在生活中,我们看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,并不是他们服用降压药物上瘾,而是他们本身的高血压病情离不开降压药,而且服用的药物跟药量都是跟病情变化的,突然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,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害。
注意保暖
秋冬季气温下降,昼夜温差大,全身血管受到寒冷刺激,血管剧烈收缩,身体内神经内分泌激素也异常分泌,加重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,因此,高血压患者早晚要注意做好保暖,及时添加衣服,避免血压波动。
做好血压监测
有的人身体出现异常不适后,就诊时常会跟医生提出疑问,我之前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啊,怎么突然不舒服。后来一查才知道有高血压很久了,只是没有测量血压,症状不明显,就被忽视了。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,高血压患者要坚持规律自测血压,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,不能仅凭主观症状和感受来判断病情。
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对待高血压切莫大意,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。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,最好及时就医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www.baracoacigarco.com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