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,具有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、后期康复护理困难等特点。要想远离脑出血所带来的伤害,提前进行预防很重要,尤其对一些脑出血的高危人群来说,要格外注意。医生提醒,以下5类人是脑出血高危人群,赶紧自查,看看有没有你。
高血压人群
长期高血压、血压波动过大,是导致脑出血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。因为高血压对血管是有损害的,当血管长期处在高血压的状态下,血管就会出现损害,血管损坏以后,颅内就容易出血,所以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。
肥胖人群
肥胖和超重会带来很多疾病,因为身体过于肥胖,体内胆固醇,脂肪水平往往也会很高,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形成,从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。
饮食不健康人群
近年来,脑出血发病趋于年轻化,这与当代年轻人的许多不良饮食习惯密切有关。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高盐分、高糖分、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殊不知,经常吃这些食物,在满足胃的同时,也让血管承受了很大的压力,容易诱发脑出血。
长期抽烟、酗酒人群
“吸烟有害健康”这一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。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,使血管脆性增加。在特殊情况下,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,从而引发脑出血。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。尤其酗酒 ,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。
长期过度劳累人群
劳累过度,即便是机器也会出毛病,更何况是人。长时间劳累,超过了一定的人体自我修复临界值,疲劳就会一点点损耗身体,轻者健忘、失眠、心烦、神疲力乏、浑身没劲儿,重者抑郁、焦虑、神经官能失调、心悸胸痛,甚至诱发脑出血。
脑出血的发病虽多数非常突然,但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日内,身体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征兆。其中典型症状就是突发性剧烈头痛,还可能会伴有恶心、呕吐、颈部强直,出现精神症状或者意识障碍,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抽搐、大小便失禁、偏瘫、失语等症状。
秋冬季节,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如果身体出现以上不适症状,尤其是高危人群,需尽快到医院就医,查明病因,对症治疗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www.baracoacigarco.com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